维修队(第1/3 页)

给憨傻娇妻赔个丈夫 慢慢船 20 字 2024-05-05 21:27:51

顾厂虽然不当兵了,但是做事风格还是保持着部队的习惯-雷厉风行。火速成立研发室,批场地,给资金,然后就来陆承这要人。

陆承把杨鸣和林勤两人都放进了研发室,让他们做项目负责人,首个任务就是在原有基础上提高拖拉机功率,目前普遍功率在50-80,陆承的目标是150。

正好借着这个研发室,陆承让两位老师给自己以前的相关专业的同事、学生写信了解近况,问问他们的意愿是否愿意来腾县,如果人被下放了的也行,只要搞清楚地方,人愿意来都可以发调函。

稍后陆承给章师长与顾厂长共同提供了一份成立多支维修服务大队的计划表。第一步由原来的10人编,扩展到10人一组编,第一期暂成立7组,共计70人,统一参加学习,考核合格后统一上岗,总计划是全厂人数1%的维修人员。打破原有的师带徒模式,有能者居上。

“你这方法好是好,但是老师?”

“我就是”陆承拿出在京市农机学校考过的维修员证给他俩看。

目前在用的产品陆承都能修,还能修厂里没有的其他农机。

陆承更没有说,他还可以调农机学校的老师来。

“乖乖,你这个好,没想到、深藏不露”

陆承继续阐述自己计划书细节:第一期培训班拟招150人学习,通过考核后留70人,报名要求起码要读过初中以上学历(第一次摸底不知道学历情况,实在不行放到小高学历)。

建国初期确实很多教育缺失,能读到小高的人都不多。但是能来做工人,肯定要识字的,特别是机械类对学历的要求更高。

至于招人学习这个事情上,男人建议是工厂与部队1:1。

“士兵也学习?”章师长有点儿疑惑这个计划

想到未来会大裁军,其实裁掉都是学历低的大头兵,给点钱,回家都没有一技之长,不少人日子过的清苦。

想到这,陆承坚持按1:1招,“士兵里面有想学的也可以,学历可以放宽到通过扫盲班考试的优秀人员。拥有一技之长,以后就是不当兵了,自己回家乡也有碗饭吃。更何况,在这个地方更要讲究军民一家亲,有士兵维修队免费下乡维修怎么都能拉近距离。”

听完陆承的陈述,章师长也觉得是这个理“先找学历高点的学,这么多人,每年就那么几个军校名额哪里够分,多少农村兵就吃亏在没有学历没有一技之长。”

日子就在计划里慢慢展开。